
新双峰客户端2月24日讯(全媒体记者 邹康彬 阳思)2月21日,花门镇春山村的田野上,成片的硒油菜薹在微风中摇曳,绿意盎然,为乡村大地增添了勃勃生机。
当前,正值油菜薹采摘的黄金时期,春山村田间一片忙碌景象。菜农熟练地穿梭在油菜田间,弯腰采摘,动作娴熟,一棵棵嫩绿的油菜薹被精心摘下,整齐地码放在箩筐里,构成了一幅产业兴旺的美好画卷。
花门镇积极探索创新,融合“科技+”“生态+”等多元发展模式,借助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的院地合作,大力推进“硒滋圆2号”油菜种植项目,将“冬闲田”转化为高产高效的产业田,致力于打造本土化的硒油菜薹农产品品牌,并逐步拓宽销售渠道,让这一特色农产品从深山走向全国市场。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科技传播与产业发展中心研究员李俊说:“基地采用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院士团队专门选育的富硒油菜薹品种:硒滋圆2号。这个品种的特点主要是富硒,与普通油菜薹以及其他蔬菜的品种相比,它的钙含量、维c含量以及氨基酸和锌的含量都比较高。富硒作为这个品种最显著的特点,对提高人体免疫力、护肝明目都有好处,吃这种油菜薹相当于平时在补充天然的有机硒。”
据了解,“硒滋圆2号”油菜薹生长周期较短,播种后约60天即可成熟,且亩产量较高,可连续采摘3至4茬。目前,花门镇全镇的硒油菜薹种植面积已达500亩,每亩产量约1800斤,终端市场售价每斤在2-5元。这一产业不仅有效增加了菜农的收入,还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
近年来,花门镇立足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因时而变,围绕油菜功能开发与拓展持续发力,不断促进油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打造新的“引擎”。通过脚踏实地发展特色产业,真正接好产业的“地气”,让农民的生活更有“底气”,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一审:杜斯律
二审:欧阳亚辉
三审:刘郁鑫
总编:刘颂阳
责编:杜斯律
来源: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曾超群赴双峰县检查消防安全和防溺水工作
2025年省文联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暨基层文联骨干专题培训班在双峰举行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与双峰县人民政府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王文红检查消防安全和防溺水工作
王文红主持召开2025年双峰县人民政府第8次常务会议
“娄超”燃动双峰:以球会友 “足”够精彩
“娄超”双峰“第二现场”:大屏前的观赛热
图集 | “娄超”燃动双峰
下载APP
分享到